干枣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干枣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从百度91创新孵化看国内互联网巨头的后创业时代新日

发布时间:2020-01-16 03:07:40 阅读: 来源:干枣厂家

马云在北大演讲向年轻人说:“年轻人纠结今天IT行业阿里巴巴、腾讯、百度搞去了,我们刚出来也觉得机会给IBM、思科、微软拿走了。“在移动互联网摸爬滚打多年的笔者读到这段话,感觉到巨头们透露的深深危机感。

危机感促使巨头们再次植入创业基因

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基本都走过了十个年头,移动互联网企业也大多经历三四年,早已经过了创业期,体态日益臃肿,早期推进企业前进的创业冲动,创始力量正在削减,后创业时代的巨头们,正在遭遇全新的挑战。失去创业的动力,与创新的机制,让层级主义、流程主义、混乱的业务体系,吞噬个性的科技类企业,会发生什么呢?看看曾经的IT霸主微软在WP系统上的表现,索尼连续亏损的困境,让人不寒而栗。

资本市场对移动互联网企业更加挑剔,毕竟绝大部分的科技类企业盈利能力远不及制造、服务等传统行业,动辄数百亿的估值,上百倍的PE,实际是投资者看好互联网企业的创新能力,以及该能力带来的后续前景,一旦被判定失去创新力,公司的估值必然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。

危机刺激自救行动,近年来,国内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尝试并购创业团队或激励内部创业机制,包含百度并购91,阿里并购UC,以及腾讯对微信等新项目的扶持,除了业务战略方面考量,或许也有着为企业文化再次植入创新基因的愿望。笔者从智能手机应用分发巨头百度91获知,他们就正在内部酝酿一次关于内部创业的基因植入计划。

“草根”+“野生”模式解决动力问题

对成功的互联网企业而言,内部创业最难的就是动力问题。很难想象,已经经历过多年的磨砺,终于功臣名就,拿着高薪,分享千万级期权的高管或合伙人,还会有二次创业的动力。创业这件事,更多情况下是属于草根的,类似“脸萌”开发者郭列那样,一个人全职,其他“同伙”全部兼职,为了省交通费,不敢走出500米的屌丝。

百度91发现了这一点,没有让某大佬自己挑起一个新项目,而是悬赏10万元,通过创意大赛的方式,从1400名员工中征集到了108个创意项目,又从中筛选出30个潜力项目,作为重点扶植的对象,这些创意的贡献者大多为基层员工,或许是编辑,或许是程序员,或许是设计师。

在草根发起后,按照一般公司的做法就是设立项目组,归运营开发收归公司,由项目发起人担任项目经理,由某位高管统辖。百度91没有采用常规做法,而是借鉴“鲶鱼效应”选择了一条“野生”培育的路子,项目进入孵化期后,即由项目发起人自行组建团队,全权负责项目的开发,运营及商业模式的开发,公司仅进行风险监控而不直接干预指导,让创业新项目直接接受市场环境的检验,用市场成绩进行优胜劣汰,让巨大的竞争压力,逼出创业团队的狼性与野心。

“孵化”+“扶持”模式解决成功率问题

众所周知,移动互联网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,不完全统计甚至不到10%,特别是对一无所有的小型创业团队而言,团队、资源、平台都是创业者不得不面对的难关。“今天很残酷,明天很黑暗,后天很美好,90%的创业者都牺牲在了明天的晚上。”失败,绝大部分是因为资源的枯竭,创业团队不再拥有引入流量,成功复活的能力。

在沙漠中植树,提高成活率的办法,就是在树根处埋一瓶水。作为国内应用分发领头羊的百度91,恰恰拥有创业者稀缺的几乎全部资源。百度91副总裁肖广在移动互联网创新大会(MIIC)演讲中,单独提到这一话题:百度91的内部孵化机制分为三步走,即创意征集,内部孵化,平台扶持的三步走战略,特别是在内部孵化与平台扶植阶段,给予团队与资金及流量引入的支持,直接提高了内部创业者对资源的掌控能力,使其精力集中于产品、市场、客户核心方面,减少了资源获取对精力的牵扯,避免资源耗尽的忽然死亡,创业成功率也有了一定的保障。

后创业时代,巨头们的路还很长

路刚开始走,讨论百度91的这一套内部孵化创业模式,能否获得成功培育出下一个“过亿级”、“十亿级“为时尚早,但我们看到的是百度在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企图心与创业布局。不论,其他巨头们不甘寂寞的其他动作,是否会掀起互联网巨头的二次创业浪潮,对年轻的创业者而言,这都是不可多得的机遇。

名医汇

名医汇

名医汇